期刊简介
本刊是以心肺血管病的预防、医疗、科研和国际学术交流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学术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对象为从事心肺血管病工作的高、中级专业工作人员。本刊登载的内容包括浒学及人群防治、临床论著、基础研究、吸烟与健康、短篇报道、病例报告、临床病理讨论、讲座、述评、科普栏、综述、学术动态及学术活动纪要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北京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出版部门: 《心肺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82-63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7-5062
邮发代号: 82-63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心肺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北京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国际刊号:82-636
- 国内刊号:1007-5062
- 出版周期:月刊
-
微小RNA参与调控心房颤动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是一种为常见的心律失常,尤其在老龄人群中较为普遍,并且具有一定的遗传特性.由于其与心力衰竭、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因此有着较显著的发病率和病死率[1].目前认为心房颤动发生与维持的分子机制主要包括心房肌细胞电重构和结构重构.电重构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通过减少心房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进而缩短有效不应期,而利于折返的发生;结构重构则以心肌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细胞凋亡后被纤维化所取代,进而分隔......
作者:叶青;王坚刚 刊期: 2014- 06
-
药物难以控制的室壁瘤相关室性心律失常的外科治疗
室壁瘤是心肌梗死后坏死心肌细胞逐渐被纤维疤痕组织代替而形成的室壁局部膨出,在急性心肌梗死存活患者中发生率为10%~38%,10年自然生存率仅34%[1-2].室壁瘤主要并发症有:心力衰竭、室间隔穿孔、附壁血栓形成以及室性心律失常.前三者因其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而得到人们充分的关注.但是,有学者研究发现,室壁瘤并发室性心律失常若治疗不及时,也会导致心源性猝死等不良后果[3].有报道指出,室壁瘤成形......
作者:王家阳;于洋 刊期: 2014- 06
-
不同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缺血性心肌病中的作用
缺血性心肌病导致的心肌梗死是全世界范围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和环境危害因素日益加重,缺血性心肌病的发生率逐年增加.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是一类能够自我更新以及具有多项系谱分化能力的成体干细胞.大量研究显示MSC治疗能够改善左心室功能、逆转重构和减少瘢痕组织形成.本文分三个方面对不同来源MSC的作用、MSC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作用机制、目前的挑战和发......
作者:黄冰洋;李新民;林毅;宋小勇;李鲁 刊期: 2014- 06
-
动脉粥样斑块中巨噬细胞的分子影像学新进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日益威胁人类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心脑血管疾病已经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首位.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的病死率在我国居民总死亡的比例中居高不下,而导致心脑血管病变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As),因此对于As的早期诊断、斑块稳定性的评价和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韩洁;王蒨 刊期: 2014- 06
-
阿片类药物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胆碱能抗炎通路影响的研究现状
冠状动脉缺血所致心肌梗死及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OPCABG)围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由多种炎症介质导致的炎症反应是其主要因素之一.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手术刺激导致的一系列细胞炎症因子,如TNF、IL-1、IL-6及IL-8等的大量产生,机体发生持续而严重的炎症反应,进而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
作者:杨旸;赵丽云;卿恩明 刊期: 2014- 06
-
窖蛋白-1对血管张力的影响
Palade和Yamada分别于1953年和1955年,在电子显微镜下发现caveolae(胞膜窖)[1].近年来,对caveolae及其组分蛋白caveolin(窖蛋白)的研究较多,临床上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其密切相关:caveolae缺失可导致脂代谢障碍、肌萎缩、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等[2].例如:caveolae/caveolin-1与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冠心病发生有关:表达于血管内皮......
作者:阎帅;宋现涛;黄榕翀 刊期: 2014- 06
-
不同浓度转化生长因子β1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体外定向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取SD大鼠四肢骨骨髓,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BMSCs,以TGF-β15μg/L(低剂量组)、10μg/L(高剂量组)对第3代BMSCs进行体外诱导,未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做对照.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S试剂盒检测细胞活性.分化14天后,流式细胞仪分析三组细胞D......
作者:吴星欣;师树田;缪黄泰;王晓;辛毅;甄雷;任红梅;聂绍平 刊期: 2014- 06
-
高吸气峰压诱发呼吸机所致肺损伤及呼气末气道正压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呼气末气道正压(PEEP)对高吸气峰压(PIP)所致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四组,每组5只,对照组手术完毕后处死,其余三组给予机械通气:①P10组,设置吸气峰压值为(PIP,cmH2O)/频率(f,次/分)/吸呼比(I:E)/呼气末正压(PEEP,cmH2O)为10/40/1:1/0;②P50组,设置PIP/f/I:E/PEEP为50/20/1:1/0;③PEE......
作者:李昕禾;刘庭华;陈龙;刘双;朱光发 刊期: 2014- 06
-
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和冠状动脉原发病变的随访研究
目的:比较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早期(≤1年)、晚期(>1年)支架内再狭窄病变(ISR)与冠状动脉原发病变(Denovo)患者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自2008年10月至2011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因ISR接受DES置入治疗并完成临床随访的患者资料,根据DES术后发生ISR的时间是否>1年分为早期ISR组与晚期SR组.选择同期因冠状动脉原发病变(Denovo)置入DES治疗的部分患者作为冠......
作者:赵林;朱玮玮;郭成军;张英川;方冬平;何东方 刊期: 2014- 06
-
贝前列素钠联合西地那非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在西地那非基础上加用贝前列素钠治疗第一大类肺动脉高压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探讨贝前列素钠及西地那非单药及联合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连续收集符合标准的肺动脉高压患者3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西地那非、西地那非加贝前列素钠治疗,疗程12周.对入组患者进行基线评估,包括右心漂浮导管,超声心动图,WHO肺动脉高压功能分级(WHO-FC)、6分钟步行距离(6MWT)等检查,治疗随访12周后重......
作者:杨京华;朱晨曦;王增智;高伟 刊期: 2014- 06
动态资讯
- 1 常见心律失常与神经内分泌激素相关性新进展
- 2 VDD起搏器在儿童病例的临床应用(附4例报告)
- 3 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600例临床分析
- 4 心脏外膜脂肪体积及局部炎症因子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
- 5 Mst1-YAP2信号通路在肥厚性心肌病中分子机制及作用的研究现状
- 6 超声心动图评估右心室舒张功能的研究进展
- 7 血小板形态与冠状动脉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性进展
- 8 二氧化碳在瓣膜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管理
- 9 右心室血管瘤1例报告
- 10 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冠状动脉病变和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 11 高脂饮食兔肺泡巨噬细胞NF-κB的表达及立普妥对其影响
- 12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分析
- 13 50%氙气后处理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运动功能保护作用及时间窗效应研究
- 14 二尖瓣对合面积的定量研究
- 15 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围手术期血糖管理
- 16 HAND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孤立性心房颤动的关联研究
- 17 低剂量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自发性脑出血合并肺栓塞的安全性与疗效评价
- 18 抗肿瘤治疗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 19 单一与联合靶向药物治疗肺动脉高压疗效分析
- 20 爱康利胶囊对喂饲高脂饲料大鼠血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