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以心肺血管病的预防、医疗、科研和国际学术交流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学术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对象为从事心肺血管病工作的高、中级专业工作人员。本刊登载的内容包括浒学及人群防治、临床论著、基础研究、吸烟与健康、短篇报道、病例报告、临床病理讨论、讲座、述评、科普栏、综述、学术动态及学术活动纪要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北京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出版部门: 《心肺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82-63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7-5062

邮发代号: 82-63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心肺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心肺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北京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国际刊号:82-636
  • 国内刊号:1007-5062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心肺血管病杂志2015年第4期文章
  • 心脏外科围术期机体免疫应答变化的研究进展

    心脏外科过程可干扰机体免疫应答,导致围术期机体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固有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其原因主要有手术创伤、应激、体外循环、体温改变及失血和输血等.这种免疫应答改变可增加围术期心肌损伤、肺损伤以及术后全身炎症反应及围术期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围术期免疫功能紊乱状态,有助于预防炎症及术后感染等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本文就该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司文博;卢家凯;程卫平 刊期: 2015- 04

  • 急性主动脉夹层并发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aorticdissection,AAD)系血液经主动脉内膜撕裂口冲入其囊样变性的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随血流压力的驱动在主动脉内扩展,导致主动脉中层剥离的心血管急症.AAD的年发病率约为5~10/10万[1],发病后2周内为本病急性期,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由于围术期并发症多,明显影响此类患者预后.其中,急性肺损伤(acutelunginjury,ALI)是临床较常见......

    作者:马志高;金沐;程卫平;卢家凯 刊期: 2015- 04

  • 心力衰竭时缝隙连接蛋白43重构及其对心律失常的影响

    根据2013年ACCF/AHA心力衰竭管理指南,心力衰竭被定义为,因心室充盈或射血的任何结构或功能受损所致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主要的电生理变化以及心力衰竭时心律失常的机制取决于心力衰竭发生的原因[1].电生理改变的基本物质不同,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也不同,这使得心力衰竭时心律失常的治疗十分困难,且治疗途径的选择并不明确.心力衰竭时的电生理改变是多样的,包括离子通道的重构,钙调蛋白的改变,细胞外基......

    作者:穆以璠;韩智红;王云龙;任学军 刊期: 2015- 04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居全球死亡原因第四位,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但不完全可逆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1].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nervoussystem,ANS)也称内脏神经系统或是植物神经系统,主要功能是调节内脏活动,包括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COPD患者长期的低氧和(或)高碳酸血症以及胸内压的增加......

    作者:吴艳军;王浩彦 刊期: 2015- 04

  • 心房颤动中心房重构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呈升高趋势[1],其并发症能够引起严重的致残致死事件.目前认为心房颤动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发生有其触发因素和维持机制,包括自发异位起搏和多发子波折返.心房颤动时心房发生电重构和结构重构,随着病程的进展,左心房结构改变和功能受损[2],引起左心功能下降,严重时诱发心力衰竭.同时心房不规律的收缩及血流状态的改变可以引起左心房附壁血栓形成,导......

    作者:王刚;张海波;孟旭 刊期: 2015- 04

  • 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研究进展

    致心律失常性心室心肌病(AVC)是2011年由美国心律协会(HRS)和欧洲心律学会(EHRA)共同提出[1],即指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原发性心肌病.1961年由意大利学者首次描述,1978年由Fontaine等[2]首次报道并命名本病,1995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归属为原发性心肌病[3].......

    作者:刘彤;刘小慧;康俊萍;冯莉 刊期: 2015- 04

  • 血流剪切力对血管内皮细胞过敏毒素C3a受体表达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流剪切力对血管内皮细胞过敏毒素C3a受体(C3aR)、炎症因子及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利用振荡流(OS)刺激,分别于处理前、处理6小时、12小时、24小时收取细胞,用免疫印迹法检测C3a受体(C3aR)及血管细胞黏附蛋白1(VCAM1)表达变化;用实时荧光定量检测C3aR、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作者:王雪蕊;刘燕;王绿娅;张俊蒙;杜杰 刊期: 2015- 04

  • 构建高生物相容性干细胞心脏补片的研究

    目的:去细胞化处理脐动脉构建生物支架,将小鼠脐带胶样组织间充质干细胞(MCS)种植到生物支架上构建心脏补片,移植到小鼠心肌梗死区域观察其生物相容性.方法:①联合应用胰酶和胶原蛋白酶处理小鼠脐带动脉组织构建生物支架;②体外分离并培养小鼠脐带MCS至第三代,种植到生物支架构建心脏补片;③移植到野生型小鼠皮下3天后观察免疫反应;④移植到小鼠心肌梗死区域,观察其与原位心肌的融合和血管新生.结果:脱细胞化处......

    作者:李娜;李佳;辛毅;张晓霞;崔巍;林筝;黄益民;周洁;孔晴宇 刊期: 2015- 04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多种抗血小板药物联合应用所致急性消化道损伤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3年12月,急诊入院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多种抗血小板药物所致急性消化道损伤的临床情况、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结果:153例ACS(非ST段抬高)患者,年龄44~89岁,>65岁143例,>75岁80例,急性消化道损伤临床表现有:①呕血;②呕吐物潜血强阳性;③柏油便、黑便;④大便潜血强阳性;66%的患者具有2个以上的高危因素,急性消化......

    作者:肖帅真;于君;康铁树;刘军彦;侯兰;杨建;章晓峰 刊期: 2015- 04

  • 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成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应用替岁非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80例成功进行PCI治疗的NSTE-ACS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PCI后即刻用替罗非班,92例)和对照组(PCI后即刻用0.9%氯化钠液,88例).术前和术后36小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AC-1(血小板质膜表面变化的糖蛋白表位)、CD62p(血小板活化依......

    作者:赵东晖;范谦;柳景华;葛广豪 刊期: 2015-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