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以心肺血管病的预防、医疗、科研和国际学术交流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学术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对象为从事心肺血管病工作的高、中级专业工作人员。本刊登载的内容包括浒学及人群防治、临床论著、基础研究、吸烟与健康、短篇报道、病例报告、临床病理讨论、讲座、述评、科普栏、综述、学术动态及学术活动纪要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北京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出版部门: 《心肺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82-63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7-5062

邮发代号: 82-63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心肺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心肺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北京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国际刊号:82-636
  • 国内刊号:1007-5062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心肺血管病杂志2001年第1期文章
  • QT离散度与冠状动脉病变血管范围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血管(冠脉)病变范围与QT离散度(QTd)之间的关系。方法:52例经选择性冠脉造影患者常规同步12导联心电图QTd及QTcd进行观察。结果:显示有冠脉狭窄的38例患者,其QTd及QTcd均比无冠状动脉狭窄者大(P......

    作者:谢珂;向葵;黄岚 刊期: 2001- 01

  • 胸腔镜心脏手术微创体外循环的建立方法

    目的:介绍电视胸腔镜实施心脏手术时微创体外循环的建立方法。方法:3例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患者采用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和经第四肋间插入上腔静脉插管建立的微创体外循环,借助电视胸腔镜修补房间隔缺损。结果:3例患者体外循环转流时间分别为72min、74min、83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34min、32min、35min,平均灌注压(桡动脉压)维持在68~80mgHg,动脉线压力180~218mmHg,......

    作者:段大为;程云阁;张铁柱;万明明;陈德凤 刊期: 2001- 01

  • 先心病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附555例报告)

    目的:介绍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畸形的应用体会。方法:555例先心病患者采用该手术,常规建立体外循环,置左心房引流管,降温至32±1℃并维持,仅阻断上下腔静脉,不阻断主动脉,维持灌注压在60mmHg左右,心脏跳动下施行畸形矫正,方法同停跳手术。结果:死亡11例(死亡率2.0%),其余均痊愈出院,随访1~13个月,恢复良好。结论: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是一种......

    作者:陈林;肖颖彬;王学峰;钟前进;陈柏成;陈进劲 刊期: 2001- 01

  •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中并发症及处理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血管支架植入术(Stenting)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1996年10月至1999年10月冠心病65例,男58例,女7例,不稳定心绞痛41例,心肌梗塞后恢复期15例,劳累心绞痛9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单支病变16例,双支病变28例,三支病变21例。A型病变10例,B型病变30例,C型病变25例,LVEF36%~92%,平均54%。应用介入心脏技术共治......

    作者:周兰清;喻卓;叶青;潘家华;杨源;张瑞云 刊期: 2001- 01

  • 支气管剔除术和膈肌上移术在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症的合理外科治疗方法。方法:11例确诊多肺叶或双侧支气管扩张症的患者施行肺叶+肺段支气管剔除术或单纯肺段支气管剔除术,3例加做膈肌上移术。结果:手术平均失血量340ml,每剔除1支肺段支气管失血量10~15ml,术后症状消失,肺膨胀良好,无残腔,膈肌活动度恢复。结论:支气管扩张症需切除较多肺组织时,应合并采用肺段支气管剔除术和膈肌上移术,以达到防止胸膜残腔,减轻纵隔移位,减轻肺......

    作者:穆峰;陈钢;王武军;杨锡耀 刊期: 2001- 01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特点,为防治VA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6例VAP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原体的构成、药敏资料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VAP的发生率21.7%,VAP的发生与年龄、疾病的程度、机械通气的时间、体位及鼻胃管等有关。VAP主要病原体为铜绿假单胞、不动杆菌、大肠杆菌及阴沟肠杆菌,药敏监测,四种细菌广泛耐药,结论:VAP多发生于老年人,死亡率高,应引起重视。......

    作者:丁少芳;梁瑛;胡尚基 刊期: 2001- 01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外周甲状腺素水平变化

    目的:观察评价慢性心血管病,尤其是慢性心衰患者甲状腺功能正常病态综合症(SES)发生情况并探讨其病理生理意义。方法:病史大于2年的慢性心衰(CHF)病人54例和同期住院非CHF的慢性心血管病人20例,病情平稳后抽取空腹血临床生化检验和甲状腺素测定。SES定义为血清总3-碘甲腺原氨酸(T3)低于正常值的低限(<0.8ng/ml),4-碘甲腺原氨酸(T4)和促甲状腺素正常。结果:74例受试者中有33例......

    作者:姜腾勇;吴学思 刊期: 2001- 01

  • 头孢三嗪每日1 g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评价

    目的:比较头孢三嗪(ceftriaxone)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每日1g与2g不同用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治疗下呼吸道感染102例。剂量用法:头孢三嗪1.0g或2.0g,qd,静脉点滴,疗程均为7天。结果:头孢三嗪1g组和头孢三嗪2g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6%、94.0%,2组痰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64.0%、61.5%,致病菌β-内酰胺酶阳性率分别为44.8%,......

    作者:迟春花;何冰;赵桂荣;陈尔璋;曹兆龙;赵鸣武 刊期: 2001- 01

  • 肺栓塞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肺栓塞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3例肺栓塞并下腔静脉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进行诊断和治疗,并观察其疗效和预后。结果:3例肺栓塞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均治疗成功,好转出院。结论:对肺栓塞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者在下腔静脉滤器的保护下进行局部溶栓、取栓及全身抗凝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晓陶;张中和;马季娜;王峰;谢华;孙国珍 刊期: 2001- 01

  • 应用腋下小切口结扎未闭动脉导管(100例体会)

    我们有选择的应用腋下小切口行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已经100例,现汇报如下。方法  全麻后右侧卧位,左上肢外展,肘曲90℃,前臂悬吊在头架上,取腋中线纵行切口,自下腋横纹起,中点为第四肋间。切开皮肤、皮下,向前、后两侧牵开胸大肌、背阔肌,于第四肋间浅层纵行分开前锯肌,再切开肋间肌,撑开肋骨,将肺翻向前方。沿降主动脉剪开纵隔胸膜向前方牵引,显露未闭动脉导管,避免损伤喉返神经,充分游离动脉导管、试阻,降......

    作者:张志泰;宋飞强;胡燕生;区颂雷;李昕 刊期: 2001-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