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以心肺血管病的预防、医疗、科研和国际学术交流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学术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对象为从事心肺血管病工作的高、中级专业工作人员。本刊登载的内容包括浒学及人群防治、临床论著、基础研究、吸烟与健康、短篇报道、病例报告、临床病理讨论、讲座、述评、科普栏、综述、学术动态及学术活动纪要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北京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出版部门: 《心肺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82-63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7-5062
邮发代号: 82-63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心肺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北京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国际刊号:82-636
- 国内刊号:1007-5062
- 出版周期:月刊
-
肝素个体剂量在肺栓塞治疗中的确立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肝素抗凝治疗肺血栓栓塞(PTE)症时,尽快达到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值在45~90s区间(简称达标)的个体维持剂量及影响因素.方法:分析42例接受肝素持续静脉点滴法抗凝治疗的PTE病人的临床资料;观察72h内个体肝素用量及达标状况;比较达标组与未达标组,超标组肝素用量的差异及出血发生率;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42例PTE患者中达标31例,占73.8%.达标者每人每日肝素平均剂量为2......
作者:梁瑛;罗华;张蔚;宗华;徐洁;商鸣宇;肖瑶;杨京华 刊期: 2003- 02
-
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液中循环内皮细胞的变化
目的:观察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液中循环内皮细胞(CEC)的变化.方法:按本院病理科改良的Hladovec法测定,分离血液中内皮细胞,在显微镜血球记数板上观察并记数.全部研究对象60例,深静脉血栓组28例,对照组32例.结果:深静脉血栓组CEC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CEC数量与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itineHcy)水平有正相关(r=0.68).结论:深静脉血栓患者......
作者:高莹;阮英茆;张林峰;李晓惠;王靖;牟牧 刊期: 2003- 02
-
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与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有选择性的对37例患者行经皮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成形术,观察其疗效和血管并发症.结果:1.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为93.8%(有2例失败).2.14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17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26处存在≥70%的狭窄病变,适合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26处病变有4处PTCA疗效满意,22处行PTCA+支架术,植......
作者:朱铁兵;杨志健;王连生;黄峻;马文珠 刊期: 2003- 02
-
螺内酯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某些体液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螺内酯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儿茶酚胺、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的影响.方法:入选2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入螺内酯组与对照组,各10例,用螺内酯治疗前与治疗1个月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同时采用均相竞争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与醛固酮.结果:治疗1个月后螺内酯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肾素活性及醛固酮明显低于......
作者:吴淳;李帮清;孙宁玲;胡大一 刊期: 2003- 02
-
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我院1986年12月至2002年10月,共收治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105例.术后早期死亡3例(占2.9%),其余病例全部康复出院.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吴东信;李卫国;邢颖;王朝晖;刘锋 刊期: 2003- 02
-
不同方式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心肌酶变化的意义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心肌酶释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每组均抽取术前24h,术后24h、72h、第7d静脉血,测定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1).结果:2组术前心肌酶均在正常范围,术后以体外循环组心肌酶释放量为高(P......
作者:况成明;曹建军;樊汉利;刘伟;王宏宇 刊期: 2003- 02
-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胸前导联ST段压低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胸前导联ST段压低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7月至2002年5月住院的首次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60例.按胸前导联ST段压低范围将患者分为4组:无胸前导联ST段压低组(Ⅰ组,n=22);胸前导联V1~3ST段压低组(Ⅱ组,n=12);胸前导联V4~6ST段压低组(Ⅲ组,n=12);胸前导联V1~6ST段压低组(Ⅳ组,n=14).分析内容包括冠心......
作者:吕吉元;范春雨;贾永平;高宇平;张军 刊期: 2003- 02
-
脉压差与年龄肥胖和糖尿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脉压差与肥胖、高龄及糖尿病的关系.方法:对1747例健康体检者脉压差与年龄、肥胖及糖尿病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观察.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脉压差升高(P≤0.01);肥胖患者和糖尿病患者脉压差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高龄肥胖及糖尿病患者脉压差升高,而脉压差升高可能与肥胖、高龄及糖尿病参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形成和发展有关.......
作者:杨文 刊期: 2003- 02
-
冠心病多支血管病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冠心病多支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1993年至1998年期间的1055例分别进行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术(PCI)或冠状动脉旁路手术(CABG)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随访研究.结果:1.从远期疗效看,多支血管病变的终点事件发生率PCI组为9.10%,CABG组为5.66%,药物治疗为15.34%(P=0.03),3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多支血管病变的心绞痛复......
作者:刘文娴;吕树铮;宋现涛;陈韵岱;陈立颖;卢艳玲 刊期: 2003- 02
-
胸腹部钝性损伤致创伤性膈肌破裂的发生机理及诊治体会(附36例报告)
目的:探讨胸腹部钝性损伤致创伤性膈肌破裂的发生机理、诊断及治疗.方法:对胸腹部钝性损伤致创伤性膈肌破裂的发病机理及临床相关问题作了综合分析研究.通过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推断胸腹部钝性损伤致创伤性膈肌破裂的发生与机体一系列应激保护反应关系密切,当这一保护不足以对抗外界强大暴力时,胸腔或腹腔的极大变形致胸腔或腹腔体积瞬间缩小形成极大的压力差易造成胸腹部薄弱处膈肌破裂.并根据创伤性膈肌破裂往往合并严重的......
作者:王瑞祥;柴春玲;崔永昆;王欣茹 刊期: 2003- 02
动态资讯
- 1 主动脉瓣叶瘤临床病理分析
- 2 果糖诱导的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大鼠血清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的变化
- 3 CD133在83例人肺腺癌细胞中的表达研究
- 4 肺癌合并重度冠心病同期外科治疗33例体会
- 5 河北省任丘市城乡老年居民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颈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 6 比较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磁共振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和心肌活性的联系
- 7 不阻断心肌行心内手术体外循环方法观察
- 8 北京地区自然人群血脂水平及分布
- 9 白细胞介素17、33及1-磷酸鞘氨醇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
- 10 人载脂蛋白AV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纯化研究
- 11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早期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评价
- 12 代谢综合征对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影响
- 13 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中的作用
- 14 白细胞介素-12基因缺陷促进内皮祖细胞浸润改善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损伤的研究
- 15 35岁以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特征
- 16 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 17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不同血运重构治疗后生活质量的评价
- 18 肺动脉吊带的诊断与治疗——附19例分析
- 19 血浆白介素-37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相关性研究
- 20 肺成纤维细胞在博来霉素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