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以心肺血管病的预防、医疗、科研和国际学术交流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学术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对象为从事心肺血管病工作的高、中级专业工作人员。本刊登载的内容包括浒学及人群防治、临床论著、基础研究、吸烟与健康、短篇报道、病例报告、临床病理讨论、讲座、述评、科普栏、综述、学术动态及学术活动纪要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北京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出版部门: 《心肺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82-63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7-5062

邮发代号: 82-63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心肺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心肺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北京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国际刊号:82-636
  • 国内刊号:1007-5062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心肺血管病杂志2015年第3期文章
  • Ⅰ代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在封堵膜部室间隔缺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Ⅰ代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PDAOccluderⅠ)应用于膜部室间隔缺损(pmVSD)封堵术的安全和可行性.方法:2007年7月至2014年5月,18例(男性6例,女性12例)pmVSD患者接受封堵治疗,14例单独应用1枚PDA封堵器,4例同时应用1枚PDA封堵器和1枚VSD封堵器.患者年龄3.5~51岁,中位数17岁,随访时间3~72个月.对封堵成功率,术后相关并发症、超声心动图、心电图......

    作者:吴文辉;杨呈伟;刘光锐;李铁铮;蒲俊舟;李炯佾;徐仲英;黄连军 刊期: 2015- 03

  • INOUE球囊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治疗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

    目的:总结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PS)经皮INOUE球囊扩张成形术(PBPV)的经验,评价其即刻疗效、安全性.方法: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间,共对14例单纯肺动脉瓣狭窄患者应用IN-OUE球囊行PBPV治疗,男性10例,女性4例;手术年龄3~78岁;分析其临床资料、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14例治疗均获得成功,右心室收缩压(RVSP)由术前75~176mmHg,平均(120.4±27.3)m......

    作者:刘光锐;吴文辉;李铁铮;黄小勇;郭曦;李彭;薛玉国;黄连军 刊期: 2015- 03

  • 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瓣狭窄介入治疗的临床评价

    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ASD)合并肺动脉瓣狭窄(PS)行介入治疗的临床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31例患者,年龄2.5~67(中位年龄31)岁;24例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诊断为ASD合并PS,房间隔缺损大直径为7~27(16.0±4.8)mm,7例超声心动图术前漏诊ASD,肺动脉瓣狭窄压差35~120(89.8±22.9)mmHg(1mmHg=0.133kPa),所有患者术前行右心室造影检查.先行......

    作者:金敬琳;杨秀丽;刘琼;徐仲英;郑宏;张戈军;胡海波;李世国;吕建华 刊期: 2015- 03

  • 房间隔膨出瘤合并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临床经验

    目的:分析房间隔膨出瘤合并房间隔缺损(ASD)介入封堵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5例在本中心就诊的房间隔膨出瘤合并ASD患者,其中,男性1例,女性4例.年龄17~51岁,平均(37.0±13.1)岁.通过体格检查,胸片X线,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明确诊断,在本中心通过介入封堵治疗ASD.术后进行门诊临床检查及经胸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5例患者ASD大径为6~13mm,平均(......

    作者:蒲俊舟;吴文辉;李铁铮;黄小勇;郭曦;刘光锐;李彭;薛玉国;黄连军 刊期: 2015- 03

  • 中老年房间隔缺损的心脏CT与经食管超声评估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心脏CT血管成像(CTA)在评估房间隔缺损(ASD)方面的精确性及对介入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已行ASD封堵术或手术修补的中老年患者63例资料,男性18例,女性45例,年龄50~77岁,平均(56.9±5.8)岁,患者均于术前行经胸超声(TTE)和经食管超声(TEE)检查,并常规行CTA检查以除外冠心病.在GE工作站上行ASD三维(3D)重建,以CT横断面辅助测量技术(CTAS......

    作者:宋会军;张戈军;徐仲英;郑宏;胡海波;金敬琳;李世国;吴文辉;徐亮 刊期: 2015- 03

  • 先天性心脏病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检查死亡病例分析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术死亡病例的特点,分析死亡原因及危险因素,为降低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心导管心血管造影术病死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近11年间,先心病行心导管或心血管造影检查术死亡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超声、胸X线片、心导管及造影检查、尸体解剖结果,分析各种先心病行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检查的病死率.结果:先心病行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术总病死率1.4‰,......

    作者:禹纪红;金敬琳;李世国;徐仲英;张戈军;吕斌;刘琼;宋会军;蒋世良 刊期: 2015- 03

  • 介入封堵治疗单纯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临床疗效及随访结果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封堵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临床疗效和中/远期随访效果.方法:9例右冠状窦和3例无冠状窦破入右心房患者进行介入封堵治疗,术后超声随访观察2~7年,结果:11例采用国产蘑菇伞封堵器,1例采用Amplazer蘑菇伞封堵器;11例患者一次封堵后无残余分流、封堵成功;1例患者封堵器到位后超声和造影均有分流,经调整封堵器、观察20分钟后残余分流消失.12例术后1周左心室舒末径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封......

    作者:陆强;马东星;吴晓霞;范美群;孟越之;刘惠亮;刘英;罗建平 刊期: 2015- 03

  • QRS波形态与心脏再同步治疗疗效的关系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是诸多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因其较高的住院率和病死率,一直是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一个难题.自1994年,Cazeau等首次报道,双心室起搏治疗纽约心脏病学会(NewYorkheartassociation,NYHA)心功能Ⅳ级伴完全性左束支阻滞(QRS间期为200ms)的药物难治性CHF,并取得良好效果以来,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作者:史雨晨;柳景华 刊期: 2015- 03

  • 冠状动脉CT造影的无创血流储备分数(FFRCT)在冠心病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目前临床上诊断冠心病常用和重要的方法是无创冠状动脉CT造影(coronarycomputedtomographyangiography,CCTA)和有创的冠状动脉造影(invasivecoronaryangiography,ICA).但二者仅能提供冠状动脉病变的解剖学信息,不能进行功能学评价.而临床上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功能学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是否导致心肌缺血)决定了病变(特别是临界病变)是否需要血运......

    作者:何继强;陈方 刊期: 2015- 03

  • ACVRL1突变在肺动脉高压病因学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arterialhyperlension,PAH)是一类发病率低,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的严重肺血管疾病,以肺部小动脉收缩、梗阻及重塑为主要病理特点,继而可使肺小动脉阻力增加,加重右心负荷以致右心功能衰竭,从而引起一系列相关临床症状,且治疗效果欠佳[1].尽管近年来PAH的临床诊断治疗已经取得一些进步,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涉及细胞、体液介质、分子遗传学等多个方面,目前尚......

    作者:朱燕;朴春梅;顾虹 刊期: 2015-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