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以心肺血管病的预防、医疗、科研和国际学术交流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学术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对象为从事心肺血管病工作的高、中级专业工作人员。本刊登载的内容包括浒学及人群防治、临床论著、基础研究、吸烟与健康、短篇报道、病例报告、临床病理讨论、讲座、述评、科普栏、综述、学术动态及学术活动纪要等栏目。

首页>心肺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心肺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北京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国际刊号:82-636
  • 国内刊号:1007-5062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心肺血管病杂志2018年第03期

肿瘤坏死因子对体外循环肺损伤与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王鹏程;高铭鑫;于洋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 体外循环, 肺保护, MPAK信号通路
摘要: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是将人体静脉血经人工管道引流体外至人工心肺机内,进行氧合和二氧化碳排出,再由血泵输回体内动脉系统,从而在实施心脏直视手术时,维持全身组织器官血液供应,是心脏外科手术必不可少的生命支持技术.CPB是一种非生理性循环,对机体组织及器官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肺脏是受到危害大的靶器官[1].尽管心脏手术后患者都会表现出肺功能不全,但与非体外循环下实施手术患者相比,CPB术后患者肺损伤程度显著增加[2-3].轻者表现为动脉氧合不足等亚临床性损伤,重者可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病死率近50%[4].而目前对CPB肺保护的相关措施,如肺保护性通气、左心减压等常规保护[5]不能解除CPB肺损伤的诱发因素,从根本上减轻肺实质的损伤;CPB装置改良[6]及药物干预[7]等缺乏肺脏保护的特异性,临床疗效欠佳,一旦术后发生严重肺部并发症,临床医生的救治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因此,CPB相关肺损伤的发生机制及其防治是心脏外科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