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以心肺血管病的预防、医疗、科研和国际学术交流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学术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对象为从事心肺血管病工作的高、中级专业工作人员。本刊登载的内容包括浒学及人群防治、临床论著、基础研究、吸烟与健康、短篇报道、病例报告、临床病理讨论、讲座、述评、科普栏、综述、学术动态及学术活动纪要等栏目。

首页>心肺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心肺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北京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国际刊号:82-636
  • 国内刊号:1007-5062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心肺血管病杂志2014年第05期

起搏器置入术后生活质量测定量表应用研究的进展

张振岭;任澎

关键词:生活质量测定量表, 起搏器置入术, 冠状动脉疾病
摘要:自从1952年,美国波士顿Zoll等[1],用自己研制的体外起搏器成功地抢救一位65岁的患者后,人类便开始了起搏器治疗心脏病的新纪元.人工心脏起搏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采用微电子技术,模拟心脏电激动和传导等电生理功能,用低能量脉冲暂时或长期地刺激心脏,使之发生激动,帮助心脏恢复跳动,从而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心脏起搏器已不仅局限于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治疗,心室再同步化起搏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抗心房颤动治疗和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mplantablc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也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近年来,由于健康观念的转变,使得生活质量问题成为医疗护理干预的重要结局目标而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科研工作中,作为评估病情、预后、判断疗效和评价医护服务的指标.医疗卫生工作者在关注各种客观指标变化的同时,也开始关心治疗手段对疾病症状的改善,对心理、躯体和社会功能的影响,同时由于生活质量测评表能够通过量化的方式描述,或刻画患者对疾病及医疗保健措施的主观体验,所以是传统心理和生物学测定方法的重要、有益补充.现将近年来对心脏起搏器置入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的研究介绍如下.